image.png

我们经常说一个词:虚假。这里声明下我们说的虚不是假,如果是假肯定会被我们唾骂,但是虚离假真的是一步之差,所以非大定力、信念坚定、能力强者不能务虚。

我们经常说的另一个词:形式主义。这里声明下我们说的形式不是主义,不是只讲形式不讲内容。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是需要的,就像生活需要仪式感,而且高端的人才能搞形式挣钱,这里面有形式和内容的转化哲学。能说的不一定比能做的作用小或者挣钱少。

身处职场和社会,埋头苦干也要抬头望天,或许能抓住些许灵感,希望本篇文章给你的思维打开一片天地,收藏背诵。

1. 务虚和务实

image.png

什么是务虚和务实?

务虚和务实,两者既相互区别,又辩证统一。务实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,察实情、谋实事、出实招、求实效,是一切务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;务虚则是从思想、政治、理论、政策等方面进行的理性思维活动,是务实的前提和基础,决定务实的目标方向和实践路径。

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,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既重务实、又善务虚,使之有机结合、相得益彰。务虚做得好,才能“谋定而后动”,把形势看准、思路理清、事情干对;务实做到位,才能防止“纸上谈兵”,把情况摸实、问题抓实、工作做实。如果片面追求和强调“埋头拉车”,忽视“抬头看路”,就会陷于事务主义泥潭。反之,只重视务虚而忽视务实,干事情就会驰于空想、踏虚踩空,即使蓝图规划得再美好,也终将是“空中楼阁”。

参考:《人民网:处理好虚和实的关系》:http://dangjian.people.com.cn/n1/2024/0521/c117092-40239968.html

2. 大厂务虚范文

image.png

关于务虚,特别是在大公司,那真是年少时嗤之以鼻,中年时逐帧学习。废话不多说,下面是网友干过几十家公司的总结,并用chatGPT舔狗润色过的,快背下来。

尊敬的领导: 在过去的一个月中,我们团队在项目推进过程中,始终秉持着深入调研、发现痛点、分析问题、抓住关键的工作原则,取得了一些显著的进展。现将具体工作汇报如下:

  1. 深入调研,发现痛点 在项目初期,我们通过多次调研和用户反馈,深入了解了当前系统的使用情况,发现了系统在用户体验和性能方面存在的痛点。这些痛点主要集中在系统响应速度慢、界面不友好以及功能不完善等方面。
  2. 分析问题,抓住关键 针对发现的痛点,我们组织了多次头脑风暴会议,深入分析问题的根源,抓住了系统架构设计不合理、数据库查询效率低等关键问题。通过数据分析和用户反馈,我们进一步确认了这些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。
  3. 提出方案,设定目标 在明确问题后,我们提出了优化系统架构、提升数据库查询效率、改进用户界面的解决方案,并设定了具体的目标和时间节点。我们的目标是通过一系列优化措施,使系统响应速度提升30%,用户满意度提升20%。
  4. 实事求是,反复论证 在方案实施过程中,我们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,反复论证每一个技术细节,确保每一个改进措施都能切实解决问题。我们通过多次测试和验证,逐步优化了系统性能和用户体验。
  5. 整合资源,沟通协作 为了顺利推进项目,我们整合了公司内外部资源,加强了与各部门的沟通协作。通过与开发团队、测试团队、运维团队的紧密合作,我们确保了项目的顺利进行。
  6. 披荆斩棘,克服苦难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,我们遇到了许多技术难题和不可预见的挑战。但团队成员披荆斩棘,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,最终实现了预期目标。
  7. 反复打磨,精益求精 在项目的最后阶段,我们对系统进行了反复打磨,精益求精,确保每一个细节都达到最佳状态。通过不断的优化和改进,我们最终交付了一套高质量的系统。
  8. 认真复盘,发掘共性 项目结束后,我们进行了认真复盘,总结了项目中的经验和教训,发掘了共性问题,并提出了改进建议。我们相信,这些经验和教训将为未来的项目提供宝贵的参考。
  9. 总结经验,以终为始 在项目的各个阶段,我们都注重总结经验,以终为始,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为最终目标服务。通过不断的总结和反思,我们提高了团队的整体工作效率和项目质量。
  10. 举一反三,创造价值 通过本次项目的实践,我们不仅解决了当前系统的问题,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。我们将举一反三,将这些经验应用到未来的项目中,持续提升团队的工作效率和项目质量,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。

以上是本次工作的汇报。感谢领导的支持和信任,我们将继续努力,不断提升,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。

3. 内容和形式

image.png 这里从务虚和务实延伸出来一个相似的话题:内容和形式。如果务虚严重脱离了务实,只虚,那就是形式了,形式主义多可怕。

什么是内容和形式?

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。同一种内容在不同条件下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,同一种形式在不同条件下可以体现不同的内容。内容与形式互相联系、互相制约,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。内容决定形式,形式依赖于内容,并随内容的发展而发展。形式对内容的发展起着促进或阻碍的作用。内容活跃,形式相对稳定,两者既相适合又不绝对适合--百度百科

分享一个讲这个很透彻的漫画:《槽逻辑:我们搞起形式来,连内容都不需要的!》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yWZNa05u0PfT7LzUcZTzAQ 截取几张分享给大家:

image.png image.png

开会:

image.png

image.png image.png

image.png 加班: image.png image.png 晋升:

image.png

image.png

image.png 裁员:

image.png image.png

破局: image.png image.png

再看神评论:

  1. 形式主义,就是上级对下级的服从性测试,也是下级对上级的忠诚度表态,是各级对现有利益格局的一种默认和确认!
  2. 兵法有云:实则虚之,虚则实之。在大家能看到的地方给单位整虚的,在大家看不到的地方给领导整实的。
  3. 专业的事情扯淡化,扯淡的事情专业化
  4. 实质上,很多时候还是责任体系的问题。走了形式,有什么问题就不是你的责任;跳出框架,有了问题不找你找谁?
  5. 简直犹如人间清醒,上班何尝就不是一种形式?没有这样的形式我们还哪有内容(工资)

results matching ""

    No results matching "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