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健身,大家可能想到跑步、健身房,如果健身为了活的更久,还能治病不妨可以试试打坐。大家最早接触打坐估计是佛家或者是道家修炼功法,现代瑜伽里面也有打坐,我们抛开这些很玄的东西,从养生健体到增加精力的角度来利用好这个技能,好处良多。

打坐的好处:

  1. 强身健体,活得久
  2. 健脑,更聪慧

但是从实践的角度又有很多问题,没有修行上师的指点,可谓举步维艰,搞不好走火入魔。好在现在网络上的知识比较发达,可以找到很多方法,但是其中的水很深,牵扯很多中医的理论,根本学不完啊。本文还是从入门的角度结合自己的体验来说明。

1. 打坐基本要领

image.png

先介绍下基本要领,其中的关窍后续章节会介绍,上图是国学大师南怀瑾打坐图

  • 时间:起床后或者睡前,环境保持舒适的温度,通风,但不坐在风口,双腿可以用毯子盖着
  • 身体放松:为了保持身体的放松,需要把身上的项链,手表等东西取掉,穿上柔软宽松的衣服
  • 腿部姿势:有单盘法,双盘法,散座法等,最简单就是一个小腿放到另一个上即可
  • 头肩背部:上拉像头发被从上面拽着一样,身体笔直
  • 眼睛嘴巴:下颚微收,舌尖抵上颚。眼睛闭上或者微闭,看自己的鼻子角度。
  • 双手:双手左手在下,抱着右手如图中,放松但是肩部有向上提拉感
  • 呼吸:气沉丹田,用肚子呼吸,这样也可以坐的更直。入门可以注意力关注在自己的呼吸上。
  • 打通任督二脉:意识引导气血从屁股往上到后背再到头顶,再从额头到鼻子嘴巴,从舌头衔接往下到脖子心脏肚子阴部,形成循环
  • 打通小周天:意识引导气血在全身经脉流动
  • 打通大周天:意识引导气血在上中下丹田流动
  • 收功:结束的时候,腿会麻,先把双腿放平,然后气血冲击全身,无恙后可下地行走。

2. 关于姿势

image.png

双盘法最稳固,不容易身体倾斜,但是比较难不适合入门,其可以做到五心朝天

五心朝天

人在盘腿打坐的时候,往往要求人盘腿打坐,双腿叠加,双手放在膝盖上,叫五心朝天(两手心、两脚心、头顶百会穴)。

入门最简单就是散座法,我们经常出去野餐就这么席地而坐,可以先尝试单盘,就是一个腿放另一个上面。

平坐法,普通办公室凳子上的坐姿,双腿成90度,双脚着地,适合公司里面小憩练习,工作累了搞一下,很实用。

盘坐没有固定的要求,刚开始发麻,也是气血不通,要避免气血不通。

坐比卧的优势?

卧容易睡着,全身气血没有上下之分,混沌不清明。坐着可以阳气升阴气降,循环更有效。所以要有头悬梁的感觉,有东西从上面抓着全身,尽量背挺直,头直立。

手左抱右手,太极形状。

3. 关于呼吸

image.png

打坐推荐使用腹式呼吸法

呼吸时常被我们淡忘,但是人从生下来就开始了呼吸。

随着年龄的增长,呼吸越来越短,直到没有死亡,那就是气数已尽:

  • 婴儿用肚子呼吸,也就是腹式呼吸,呼吸很长而均匀
  • 青年时代用胸呼吸
  • 老年使用脖子呼吸,很短

打坐的时候,很平静就会进入腹式呼吸,绵细匀长。

心就心情,心情平静就呼吸长,心情不好就短,莫生气,活的时间长。

image.png

真气

丹田位置膜或者弦,如图中红线的上下移动形成真气,有兴趣可以去听听倪海厦大师的视频。

4. 调心入静,止心随息心法

调心入静:

image.png

人一旦静下心来,诸多杂念就会纷然而起,想强压下来是不可能的。诸般心念可以有,但是不要去想它,比如可能突然想到上课的事情,但不能去想老师在讲什么或者题目怎么做,或者会想到一个人,但是不能想这个人在做什么或者你和这个人关系如何。可以有诸般杂念,但意识不能随心念而走。总之如一杯浑水放置静室,让水去自然的沉淀。 止心随息:

image.png

呼吸四象: 你入手注意调整呼吸,这是对的,调整呼吸的训练,在气功三调里叫“调息”。气功的呼吸方法不下几百种,都是根据各种功法,各种训练的目标而制定的相应的呼吸方法。但初学入手,以自然呼吸为好。就是要把自然呼吸调和,调和到息相上。古人说“息调则心定,心定则气凝”。调和呼吸的方法即是一个初学的必修功法,也是一个入静的很有效的方法。只要你呼吸调整好了,入静这一关,也基本上路了。 >什么是息相呢?呼吸有四相,“呼吸有声者风也,守风则散,虽无声而鼻中濇滞者喘也,守喘则结,不声不滞而往来有形者气也,守气则劳,不声不滞出入绵绵,若存若亡,神气相依,是息相也”: - **风相**:耳朵能听见自己的呼吸声,似呼呼风声,为风相。守息守此风相,则气不能凝,使气散无功。 - **喘相**:虽然呼吸无声,但鼻中似乎阻塞不畅,或是刻意为不出声而强制压低呼吸,使其无声,这样呼吸同样憋闷不畅,或是呼吸始终感觉上气不接下气,这都属于喘相。守住喘相则使气於结不畅,容易造成憋闷气喘。 - **气相**:虽然呼吸不喘不滞,往来也很顺畅,耳中也听不到声音。但呼吸一来一往,非常“清楚明显”,这就是气相,守此气相,使人不能真正放松,徒劳无功。 - **息相**:呼吸无声往来顺畅,呼吸如游丝一般,绵绵柔柔,似乎消失了,而又似乎存在,非常微弱,心神与气息亦是绵绵细长,神息绵绵相抱,这就是息相。 刚开始入手调息,一般人都是表现出的风、喘、气相中的其中一种。这都不是调息要调到的状态。这时也不要急,也不能刻意去控制成“息相”。这样就违背了自然协调的原则。采用的方法,就是数息法与观息法。 数息,就是心中默数你呼吸的次数。这能让你注意呼吸,以一念代万念,杂念就少了。但你不能把主要精力用在数上,数的过程中,要听息、观息。用耳朵听自己的呼吸声,刚开始能听到,也不用刻意,训练一段时间,呼吸调好了,自然听不到了。观息,就是注意自己的呼吸往来,刚开始可能粗声粗气,喘滞不畅,但你只要注意它,似有似无的守着它,它自然会慢慢的微弱,慢慢的柔和绵长,经过一段时间顺其自然的训练,就会慢慢过度到息相上,这样你的初步功夫也告成了。 # 4. 关于任督二脉

image.png

血气后升前降

image.png

中医:心脏血先到肚子肠子里面,心脏是血液火和热往下到小肠,所以肚子不能受凉。肾脏属水,小肠会汽化肾脏的水,津液从血液到肾脏是凉的,然后被小肠汽化上升进入督脉脑部,所以养脑聪明。

关于入定,可以内视:闭耳目口鼻,连呼吸都可以停止,有点神,估计就是很均匀绵长,看不到而已。

5. 关于大小周天

image.png

小周天可以治病

通过炼精化气,气强引血,实现任督二脉和十二正经畅通无阻,周身而循环。

image.png

大周天 功力深厚,打通中脉,即下中上丹田

后记:

可以看到相关的很多文字都是繁体字,大师基本都是台湾的,中华文化在国内保留的很少,这些东西虽然是基本纯经验,没科学试验证明的东西,但是医学本身就难以捉摸,西医很多也是某种药治好了病也是猜测。不论中医或者气功修道,也有一定的身体根据。冥冥之中指引着方向,我们应用上也能看到效果就可以,白猫黑猫抓着老鼠就是好猫。先对,达到我们的目的,再去研究为什么对,中医也在进步,运用更科学的方法和解释。祝大家都可以健身健脑。

“啥都懂一点,啥都不精通,

干啥都能干,干啥啥不是,

专业入门劝退,堪称程序员杂家”。

后续会继续更新,纯干货分析,欢迎分享给朋友,欢迎评论交流!

results matching ""

    No results matching "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