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O03制造大国的源泉
那路谈OS与SoC嵌入式软件 2019-01-05 11:21
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制造业比较发达,比如大家熟悉的很多电子产品比如苹果手机,还有服装等,再者大家可能想到电影《2012》中的诺亚方舟都是在中国制造,在高铁桥梁,很多神器比如造岛的大型抽沙船。 这里我仅仅代表个人观点,想分析一下我们制造强的源泉。首先给大家说一个故事:美国想把制造业搬回到美国国内,但是比如苹果公司的工厂还是在中国,原因就是苹果的工程师在美国作出一个修改,这个修改立即回传达到中国深圳的工厂,然后工厂中的工程师立即开始行动,配合产业链在生产线上进行调整,在2小时内调整就可以完成,然后按照新的修改进行生产,并且在24小时内,新生产出来的产品就可以发往全球各地。但是这在美国完成不了,大家想一想为什么? 我个人觉得这个关键就是中国人民很勤劳,勤劳的根本是贫穷,而贫穷的根因是剥削,这里我并不是说剥削不好,比较很多战争地方的人民想被剥削都没机会,况且我们国家国力还不强盛。说远了,不过这里我感觉就是在中国可以24小时轮番干,大家也都愿意干,而且是有大量的人力是这么个水平。 当然还有其他很多原因,比如中国有制造业完整的产业链,政府的大力支持等。目前已经打下了制造业强大的基础,但是并不能引领世界制造,还处在行业的低端,比如目前的制度都是学习国外落后的,用的设备也是国外落后的,是制造大国但是还不是制造强国。制造跟工业密不可分,提高制造业得更新进的工业作为支撑,作为破局的方向。下面拓展下工业1.0到工业4.0的概念。工业1.0是机械制造时代,通过水力和蒸汽机实现工厂机械化,从手动转向了机器,纺织厂就是一个典型代表。工业2.0是电气化与自动化时代,电力的使用带来了大规模的制造模式,因为有了电力,所以才进入了由 继电器、电气自动化控制 机械设备生产的年代。并且零部件进行了分离生产,开创了新的高效生产模式,比较典型的代表就是福特公司生产汽车的流水线。工业3.0是电子信息化时代,延续至今,广泛应用电子与信息技术,使制造过程自动化控制程度再进一步大幅度提高。比如可口可乐全自动化的生产线,基本不需要人参与,使人类在脑力和体力上都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解放。工业4.0还在实现中,是实体物理世界与虚拟网络世界融合的时代。产品全生命周期、全制造流程数字化以及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模块集成,将形成一种高度灵活、个性化、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新生产模式。就是利用数据把车间、生产线和生产设备连接起来,利用物联网技术来实现智能化。可以理解3.0是造了一个人,4.0是造了一群人协同工作。 然后我国这方面很落后在工业2.0和3.0之间。所以真是制造业的每个环节技术水平都需要提高。想起来一直吵的比较热的芯片制造业,老是说我国可以制造灼刻机怎么先进,存在着虚假过大宣传,芯片制造核心的应该是光刻机,一种大型的精密仪器,这就是鸡生蛋,蛋生机的关系,有精密的仪器才能制造更精密的仪器,起步比较晚,发展速度应该是挺快了,但是底子还是太差,这里面的原因就又比较多了,以后再探讨。 总之目前我认为制造业的优势还是文章开头说的勤奋,想想也挺悲哀,不能以这种低等为骄傲,就比如美食比较多的地方都比较穷,因为富人都是吃而不自己研究怎么做。